2016年可穿戴新风尚,智能服装的春天来了?

2016-05-27 搜狐 2235

    近年来,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,传统制造业掀起一股智能穿戴潮流,从谷歌眼镜到Eyephone,从运动手环、手表再到智能运动鞋……当传统行业经过智能化改造,以更具科技感的形态与功能重现时,刺激并重塑了新的消费需求。今年,这股技术浪潮又蔓延至服装领域。

  潜在需求,孕育智能服装大市场

  在智能服装出现前,消费者对智能黑科技的感知,或许只存在于好莱坞的科幻大片中。无论是电影《美国队长》或是美剧《穿越时间线Continuum》,能隐身、会通讯等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盔甲或战服,似乎刻画出未来服装的某种雏形,让人印象深刻。

  与传统服装相比,智能服装除了继续满足遮身避体、美观、身份象征等基本需求外,随着技术普及、工艺及面料等的改进,智能服装将衍生出更多满足现代人生活的实用功能。目前市面上,有些企业采用智能织物面料,将传感器与计算机系统嵌入到服装中,具备监测运动心率、体温等健康体征的功能。也有些企业将触控面料应用到智能服装制作中,只需通过触摸袖子等相应动作,便能实现接通或挂断电话的功能。可以想像,在不久的未来,这类具有特殊能力的智能服装将大量地出现,占据我们的衣柜,与生活与工作紧密关联。据MarketResearch.com调查数据显示,2016年智能服装出货量将高达2600万件,市场前景广阔。

  产业规模,须解决两大拦路虎

  新旧事物的迭代,总伴随疑云笼罩下的摸索与“拦路虎”的阻击。智能服装的兴起与普及,能否像智能手机那样迅速,从早期市场先行者的培育,到产品成熟后业态百家争鸣的格局,再到出现洗牌后寡头品牌主导的格局?从生命周期理论来说,目前的智能服装仍处在市场导入期,要想形成规模性的产业,首先要扫除几大拦路虎。

  “叫好不叫座”,指的是专业人士眼中的高分电影,遭遇惨淡票房,不被大众消费者认可的现象。对于全新品类的智能服装,正因为对于传统服装来说是一种超前的产品,大众目前的认知和接受度存疑,有一定的市场风险,因此生产企业将此类产品推向市场是需要战略眼光及相当的勇气的。随着个性化消费兴起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,山寨与跟风的手法已难以维继,在“消费者说了算”的市场环境中,企业在挖掘消费需求时还须更贴地气。

  “通过举办智能服装创意征集大赛,收集到的不仅是创意,也是需求,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前期的设计中来,为研发团队提供灵感和有价值的需求数据,将帮助柒牌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、更加实用的智能服装新品。”柒牌相关人员表示。

  除了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外,技术也是另一大挑战。在智能服装中,半导体与传感器等大量的技术部件将构成服装的重要主体,给穿着者带来更加人性化的高科技体验。服装企业想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演变,要么加大投入,引进人才,进行自主研发,要么有所让步,与科技大佬达成战略同盟。当技术门槛降低,大规模的智能服装产品涌入市场,并能解决消费者的有效需求,那么智能服装的产业化指日可待。

  顺势而为,柒牌抢占蓝海先机

  面对这场新浪潮,视之为火坑,果断排斥?抑或当成矿藏,耐心挖掘?对于转型期的服装企业,这是需要直视的问题。不过,自2014年智能穿戴元年以来,这片新兴市场上的竞争者数量,便不断激增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。其中,既有国际科技巨头与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强势卷入,也不乏传统企业与科技公司组成的新型联盟。

 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的开局年,在“互联网+”行动和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智能制造战略下,将互联网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是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拐点。作为率先布局智能服装的国内服装品牌,柒牌也在稳步推进它的智能化战略。处在智能穿戴的风口,柒牌能否利用借机重新定义传统服装,为服装行业撕开一道新的需求口,值得行业关注与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