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8-05 9891
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,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,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,特别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,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,世界经济逐步陷入低迷,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。同时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,带动了智能制造强势崛起,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,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。
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对成本极其敏感的制鞋业也在不断变化。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,先是从北美转移到中美和南美,从欧美转移到日本,随后转移到韩国和中国台湾,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转移到大陆东南沿海。在全球制鞋业的版图中,中国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主力军之一。在全球年产鞋量150亿双的份额中,“中国造”已超过100亿双。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,制鞋业的发展和转移与土地资源、劳动力成本、原材料供应、环境保护、市场销售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,制鞋业的重心也在随着消费市场、鞋业制造、市场零售的变化在不断转移。
在传统制鞋产业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,不乏鲜活的案例。在中国鞋城莆田,作为莆田鞋业协会会长单位的双驰企业从2015年便开始聚焦鞋类个性化定制业务,致力于打造按需设计、按需制造的体系。为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向个性化定制的转型,双驰通过产品、布局、设备、组织运营的模块化布局,打造出了一条可根据用户需求、个人数据柔性选配产品、扩展加工能力、可快速反应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型。同时引入大数据采集应用,云计算、个性化定制、智能制造等工业互联网技术赋能提升,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为消费者提供智能体验、智能设备、智能系统,并通过移动终端互动体验,帮助企业精准赋能终端客户,打通线上、线下壁垒,基于双驰近三十年的经验积累,助力传统制鞋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,由大规模集中式生产,升级为小量、多样、个性化的生产。
鞋是每个人都需要的,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人们对鞋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,对于鞋企来说,“转型升级”主要应该是指产品档次的提升,制造能力的提升,管理水平的提升,而不应该是简单的“转产”。要实施制鞋产业的升级,企业要在推进机制创新、优化产业链上下工夫,要以品牌为核心,以提升管理水平为抓手,以节能降耗增效为目标,顾及相关方利益,与上下游厂商结成战略联盟,整合各方优势资源,实现合作共赢、共同发展。